創業者常有個思維:沒有名氣無法長存,沒有影響力,賺錢只是暫時,必須把利放最後。而有名的人無實質的權,事實上不會有真正的利。
名權利這三樣確實是相關的,但很多人不理解名權利只是表面
不懂而只單純追求名的人,那只是面子欲
不懂而只單純追求權的人,那只是控制欲
不懂而只單純追求利的人,那只是物質欲
名不代表要讓大家都知道,而是給別人的形象,或是有一群願意支持你的人。
權不代表要能控制別人,而是有影響力,能夠自律且幫助別人。
利不是單純的薪資或其他投資收入,是累積,各種主動上門機會而且持續不斷,不一定是大財但絕對是個人可以滿足的數字。
如果都不理解,那麼名、權、利都只是浮雲。
子曰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」《論語·里仁第四》
孔子說:「不怕沒有職位、地位,就怕自己沒有安身立命的本領。不怕沒有人理解自己,要追求被別人理解自己的本領。」
很多人因為得不到名、權、利而慌張,他們只在意名、權、利,而忘了本質應該是把做人做事做到好做到對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謂:「豹聞之,『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』,雖久不廢,此之謂三不朽。」
「立德」,既樹立高尚的道德,完美的道德品行,「立功」既為國為民建立功績。「立言」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獨到言論。
立德者誠信做人:
良好的精神風貌,優秀的個人品質形象。就是做人的問題,首現在提高個人修養,凈化心靈,完善自我,誠信做人,培養浩然正氣。
立功者嚴謹做事:
人的一生,或大或小,都要做工作,不一定驚天動地的大事,平凡的工作上也可以建功立業。大多數人為了生活,養家餬口而勞動。知識較高的則會有理想抱負,除了金錢之外,能做出對群體、社會、國家有利益貢獻的事,受到百姓愛戴,當然,立功有大小,遍布在不同的領域。
立言者著書立說:
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續,是傳承文明的途徑和載體。古人有條件讀書的人不多,但古人用竹簡刻書,也留下很多寶貴的作品,寫一篇文章,要花費很多心血和精力,如何寫出利益別人、傳播正面力量的文字,就變得很重要的。
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,是以「德、功、言」為目標,則名、權、利自然會來。